编者按:特色小镇正在成为各省市新型城镇化的热点,面临特色小镇这块大蛋糕,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经历了一轮的热血沸腾,峰会轰炸之后,如何把小镇建设、小镇运营落地,成为了小镇发展的瓶颈。笔者基于智纲智库二十多遍来的战略咨询经验,对小镇如何在下半场中跑赢进行了如下的思考,现整理成文与大家分享。
前言
十九大提出,社会主义的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特色小镇的核心,便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产城人文”的融合,经济转型的实践、创新产业的发展,来实现美好生活平台的建设。
目前,国家公布的第二批266个特色小镇名单,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川这几个产业基础雄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从产业主体来看,旅游业和特色农业占整个小镇总量的67%,基本都是以“旅游+”和“+旅游”为主。伴随着”+旅游”的概念,依托于大型产业基础的轻工业、高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高新技术等建设的小镇,特色小镇旅游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每一批全国特色小镇名单的出炉,其实也是死亡名单的又一次更新,在新一轮的特色小镇趋势中,如何抓住特色小镇发展的契机,快速突围,成为特色小镇运营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基于工作经验,对小镇的建设给出以下四点建议:
守正出奇
寻找IP
智纲智库作为本土的战略型咨询机构,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地产咨询、大盘时代、城市咨询、战略孵化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能踩准市场节拍,适度的引领市场潮流,在于工作室诸多的成功理论中,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叫“一枝独秀”。
“一枝独秀”是强调不管在任何行业、任何领域,都要找到自己独一无二的“制高点”。对于特色小镇来说,同样也是这样的道理,一个小镇的成功,在于是否寻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寻找到自己的“超级IP”、找到小镇发展的看门法宝。
1、盲目跟风,有特点不代表有唯一性。
当特色小镇风口来临,每个地方的企业和政府都想利用自己微薄的资源,努力包装,把自己加入到地方政府的“百镇计划”中去,解决之前不能获得的土地问题、政策问题、以及融资问题。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地区,都在用同一个IP,导致同质化竞争的局面。这些小镇即便是找到了投资者、能够申请成功,但面对政府下达的一张张考核指标,和巨大的招商压力,却无以为继。小镇的建设者还是要找准核心资源,不要盲目跟风。
2、有特色产业资源,才能迈出第一步。
什么才是小镇建设的核心呢?小镇的核心是战略找魂,是找准定位。定位不仅是口号,而是站在国家宏观趋势、产业发展环境、基地产业现状、区位环境等角度,找到代表小镇的唯一性、排他性的核心IP。
抓住产业核心,抓住特色产业资源,才能快速的成为地方的示范和标杆,才能做出地方的品牌特色,成为城市名片市。
丨案例解读丨
例如像贵州的茅台镇,在特色小镇出现之初,便成为了国家级第一批特色小镇的座上宾,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以国家级非遗茅台酒的酿造为产业依托,建设国酒文化城,浓缩中国五千年酒文化的辉煌及精髓,成为中国最大的酒文化博物馆,带动旅游、物流、包装等产业的发展。
找准定位
潜心孵化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日渐稀缺,传统地产开发商“短平快”的地产开发模式已经不复存在,以万达、恒大、碧桂园等为代表的地产界的大佬也开始探索新的“造城计划”,纷纷进入特色小镇行列,如碧桂园提出了建设多个科技小镇的目标,逐渐转向内容为王的产业地产时代。
1、“定”方向:“一艘没有方向的船,任何风都是逆风。”
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来说,确定项目的定位,产业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没有准确方向的前提下,就开始在小镇的路上,一路狂奔,你迎来的不是“逆风”,就是在“裸奔”。
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性,产业定位、产业发展必须与城市的发展相结合,考虑整个城市的产业链,城市产业的特色。对两批特色小镇的产业特征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特色小镇的产业选择包含两种,一种是依托本土资源对现有产业升级、延伸现有产业链和打造产业生态圈为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方向。一种是无中生有,依托城市产业发展主题,填补城市产业发展空白,完善城市基础服务所打造新的特色小镇,基于此来确定特色小镇的核心产业。
2、定打法:“市场”与“市长”跳好双人舞。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小镇,从谋划到运营,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未知,面对这个无法预估的市场,便是需要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双重力量,共同来培育小镇的产业。
从政府角度来看,由政府给予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一方面是满足运营方的招商需求,如为入驻企业提供租房补贴、购房补贴、税收减免等;一方面是满足产业的培育需求,如对大型企业的建设补贴、相关人才引进补贴,对产业孵化方面提供的基金建设、银行贷款快速通道等。
对于小镇运营者来说,发挥市场的力量,导入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导入龙头企业,带动相关产业的集聚;与国际行业协会,通过国际化的行业协会,来树立小镇产业的品牌影响力。
丨案例解读丨
例如像浙江的艺尚小镇,第一,基于余杭服装产业的发展基础,打造时尚小镇,同时设计时尚教育培训、时尚旅游休闲、跨境电子商务和产业金融服务等业态,由政府提供产业支持,税收支持等,完善服装产业相关产业链,既延续了传统产业基础,也提高了产业综合影响力。
第二,与法国时尚学院、中法时尚合作委员会牵手,与美国纽约大学时尚学院、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和意大利马兰欧尼学院三大国际知名时尚学院深度合作,举办时尚发布会、国际时尚游学等活动,扩大艺尚小镇的国际影响力,树立世界品牌标杆。
全球抓药
精准招商
特色小镇的建设主体多种多样,随着中国国际化程度的日益加强,国际化的发展路线也成为特色小镇的必然趋势,在精准的定位之上,以“订单式策划”的思路, “走出去”与“请进来”,链接国际资源,成为特色小镇运营的重要方式。
首先,以“订单式策划”,系统解决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策划-规划-建设-招商-运营”脱节的现象,链接特色小镇发展所需的资源,针对性的解决产业、规划、建设、运营等问题,解决小镇产业定位、产业资源、招商方向、设计标准、管理模式、盈利模式等系列问题。
在此基础之上,运营团队“走出去”,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举办专项招商大会、推介活动,扩大综合营销力与知名度;“请进来”,围绕产业定位,对接国际前沿的特色资源,嫁接国际先进技术、产业配套,完善小镇产业链,为产业升级提供更好的支撑。
丨案例解读丨
例如像西安国际社区米兰·时尚小镇。作为西安高新区“人文创新”、国际化生活方式的引之地,在完成前期的策划之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便是针对小镇产业的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全球的时尚产业链的整合。
第一是针对产业的完整性,以及时尚发展的主体,锁定时尚生活服务、时尚会展经济。首先,对接国内时尚产业引领平台,通过平台嫁接时尚会展、时尚商贸、时尚零售等业态,完善时尚生活服务内容;同时,以高新区产业服务为核心,对接高新区商务服务、高新科技产业发布、国际文化交流等内容,完善时尚会展经济。
第二是锁定全球市场,整合全球时尚行业相关环节。赴意大利、整合米兰整合时尚商贸、时尚设计师资源,成为世界时尚资源链接中国西北的平台和门户。
共建共享
搭建平台
用一句俗语“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来解释时下最热的“共享”经济最贴切不过了。近乎一夜之间,共享经济火遍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特色小镇的建设,也紧跟时代的趋势,调整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一起抢占未来财富的制高点。
1、共建共享,搭建特色小镇运营生态圈。
特色小镇的运营,也是“共享”的一个代表,小镇的建设运营需要满足多方利益的需求,需要搭建利益共同体,营造 “产、众、融、智、府”的生态圈,搭建一个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平台。
2、特色小镇建设运营,不能以传统的地产开发思维来做。
真正的以产业为核心,导入资源,做平台、做产业网络,为小镇的建设者、管理者、生活者、生产者、消费者、旅游者提供一个共建共享的平台。由产业发展商确定产业发展的定位,导入产业资源,构建产业链上下游体系;由民众参与小镇的业态运营,构建消费生态圈;由开发建设者,导入资本,为小镇提供开发建设服务;由智库为小镇提供咨询服务,设计专业内容,并提供顾问跟踪服务;由政府把控小镇的总体定位、发展方向,并提供政策引导、基础服务支持。
丨案例解读丨
例如像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这个云南旅游度假的“网红”,通过多方模式的设计搭建,实现多方的共建共享模式。
第一,发挥智库的力量,依托西双版纳特有的生态资源、民族资源、国际资源,打造“金三角枢纽、湄公河明珠”的战略定位,设计系列具有强吸引力的引擎项目。
第二,发挥政府的力量,建设大金三角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在项目内设计国际旅游签证中心,引入东南亚各国领事馆办事处,打造面向东南亚的便捷通道;
第三,发挥民众的力量,打造“线下版的旅游淘宝”,由运营商搭建平台,定规则,由客栈业主、夜市摊主、餐饮从业者参与,搭建共建共享的生态圈。
从产业角度来看,1000多家客栈和餐饮运营者,8000多个夜市摊位,孵化了一批文旅创业者,不仅带来GDP收益,也拉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升级发展。
结语
在新一轮的特色小镇浪潮下,不仅要守正出奇,寻找IP,找准定位,潜心孵化,还要立足国际化的视野,整合全球资源,以共建共享的思路建设特色小镇。
|